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遵义飞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04644号-1 营业执照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花岗路园林小区
专题40元/分 专题50元/分 专题60元/分 专题80元/分 专题100元/分 专题120元/分 01号男02号男03号男04号男05号男06号男07号男08号男09号男10号男11号男12号男13号男14号男15号男16号男17号男18号男19号男20号男21号男22号男23号男24号男25号男26号男27号男28号男29号男30号男31号男32号男33号男34号男35号男36号男37号男38号男39号男40号男41号男42号男43号男44号男45号男46号男47号男48号男49号男50号男51号男52号男53号男54号男55号男56号男57号男58号男59号男60号男61号男62号男63号男64号男65号男66号男67号男68号男69号男70号男71号男72号男73号男74号男75号男76号男77号男78号男79号男80号男81号男82号男83号男84号男85号男86号男87号男88号男89号男90号男91号男92号男93号男94号男95号男96号男97号男98号男99号男100号男101号男102号男103号男104号男105号男106号男107号男108号男109号男110号男111号男112号男 113号男 1号女 2号女 3号女 4号女 5号女 6号女 7号女 8号女 9号女 10号女 11号女 12号女 13号女 14号女 15号女 16号女 17号女 18号女 19号女 20号女 21号女 22号女 23号女 24号女 25号女 26号女 27号女 28号女 29号女 30号女 31号女 32号女 33号女 34号女 35号女 36号女 37号女 38号女 39号女 40号女 41号女 42号女 43号女 44号女 45号女 46号女 47号女 48号女 49号女 50号女 51号女 52号女 53号女 54号女 55号女 56号女
春风吹拂万树花
——新蔡县“人才引领创业”工程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春风涤荡,花开万树,犹如生命的动力,唤醒万物,催人奋进。勤劳朴实的蔡州人带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打造“人才引领创业”品牌,辐射带动全民创业,扮靓了新蔡万紫千红的春天。
字幕:人才环境上,突出一个“优”字,为人才优先发展释放了创造活力
环境是凝聚力,环境是吸引力,环境是竞争力。我们以开明的心态、开放的视角、开阔的思路,创造重才爱才的用人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我们从政策上“松绑”,搭好人才创业 “台子”。《新蔡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县委“一号文件”形式印发全县,《关于引导各类人才参与和服务全民创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制定下发,为人才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回归”人才创业上,我们明确提出,让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享受与招商引资相同的优惠政策,努力引导回农村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参与家乡建设。黄楼镇农民党员石建超,一直在外务工,从事涂料化工行业,2011年3月回乡创建了润南漆业有限公司,仅一期工程就为我县提供就业岗位500个,该公司专业研发和生产品质一流的环保涂料,产品远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俄罗斯、沙特、非洲等国家。
2011年,我们依托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以大学生村干部、城乡青年、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为主体,加强创业技能培训2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365人,缓解了我县纺织、服装、电子等企业的用工需求。 (大美服饰公司线长宋如意) 去年年底,我们分5批对全县所有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了SYB创业培训,培训合格人员均颁发《创业培训合格证》。目前,全县280名大学生村干部中,38人创办或联办了致富项目、6人领办了新经济组织、3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王斌现场声)这是大学生村干部王斌,他创办的福旺生猪养殖合作社,集聚养猪场近200家,带动近千人就业。
退伍复员军人刘玉,自主创办了玉绣坊家居用品公司,2011年与县就业训练中心合作,培养技工80人,安排城镇下岗工人125名,实现了人才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刘玉同期声:
我们从价值上“肯定”,给足优秀人才 “面子”。及时召开了全民创业表彰大会,拿出专款,对33名种养殖能手、16名回乡创业明星,2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张齐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广泛宣传各类人才带领群众创业的先进事迹,为人才创业提供舆论支持。这是回乡创业优秀人才、大吴庄村第一支部书记吴树兰,她是省扶贫办机关党委副书记。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家乡,先后筹资380万元,硬化村道16公里;筹资75万元,组建了养鸭合作社;引资100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奶牛养殖场,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816元……。为弘扬这种扎根基层,以苦为乐,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创业精神,我们做出了向吴树兰同志学习的决定,(文件)并利用各类媒体推介她的典型事迹、宣传她的创业精神(吴树兰报告),在全县人才创业工作中树立了一面标杆。
我们从管理上“给力”,抓住人才激励 “根子”。建立完善了拔尖人才动态管理机制,量化考核标准,用好考核结果,兑现奖惩规定。(拔尖人才评选 和拔尖人才颁奖)市拔尖人才王鹏一直是新蔡人才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他创办的亨通粮油是一家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年加工水洗脱皮芝麻4500吨,销售收入800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河南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河南省优秀企业等称号。(王鹏同期声)
字幕:在作用发挥上,突出一个“用”字,为人才施展才华开辟了广阔天地
近年来,我们围绕“人才引领创业”目标,注重载体创新,着力解决人才“不够用”和“不适用”两大难题,努力使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有力撬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我们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弘扬创业精神,引导机关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带头参与和服务经济建设。扎实开展了“联乡包村驻厂”服务活动,选派5名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县直机关干部到我县重点工业企业中担任党组织书记,明确权利和义务,帮助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选派9名党性强、威信高、有本领的组工干部或“退二线”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村情复杂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县产业集聚区副主任梁洪林,被选派到堂福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后,帮助企业招聘职工、科学治厂、健全党组织,为企业做大做强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同期声:)
古吕街道办事处退二线干部唐鼎,被选派到经济薄弱的三里湾村任党支部书记后,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豆制品制作、食用菌栽培,商贸流通等致富项目,增强了二线干部“二次创业”的信心。
我们积极推进“干部大课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邀请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大规模开展“科学发展主题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全民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着力深化“农民大讲堂”。 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农民大讲堂”活动,组织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接受技术咨询。仅2011年,就开展培训活动230场次,录制科教专题片60期,每天在县电视台定时播放,近10万群众成为“农民大讲堂”的热心观众。特别是“农民大讲堂”电视栏目与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对接,突破了以往定时定点培训的瓶颈,受到群众普遍欢迎。涧头乡农民杨成龙收看了“大讲堂”养殖节目后,养鸭的热情十分高涨,投资100余万元,建立起占地10亩多的肉鸭养殖场,带领周边8户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我们播出的“特种养殖技术”给陈店镇农民曹楷带来很大启发,他投资40余万元建成了伟奇珍禽养殖场,养殖的食用珍禽市场广阔,效益丰厚。
我们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研究,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田秀才、土专家”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我县新建专业合作社12 个、组建农民经纪人队伍5支,从业人员900多人。这些乡土人才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拔尖人才、种植能手高涛,发起成立旱稻种植合作社以来,先后选育出旱稻新品种“新旱1号、2号,郑旱2号,旱稻277”,发展良种繁育户1.2万余户,旱稻订单种植户3.7万余户,良种覆盖范围遍及周边5省36县。
我们致力建设“人才示范基地”。汇聚有项目、有能力、有潜力的实用人才,建立人才创业示范基地。采取“基地+致富能手+农民群众”模式,推介新品种,传播新技术,形成了以基地为源头、以致富能手为纽带、以农民群众为支撑的创业链。2011年,全县32个人才示范基地与520名致富能手结成对子,带动周边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农村实用人才李颂华,自学掌握了沼气配套设备的生产、加工技术,其创办的环保能源工程公司,不仅解决了数百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吸纳高技术人才11人;农村经纪人高杰,大力推广“沙澧特”晚秋黄梨,2011年成立晚秋黄梨豫南管理中心,建立了示范基地,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减少了种植风险,保障了种植效益,亩均收益都在万元以上。创业标兵刘培杰,依托自办的莹坤薯业公司,引进高级职称人员12人,采取与农户签订协议的形式,积极建设红薯种植基地,目前已推广优质红薯种植面积3000亩。
字幕:机制建设上,突出一个“长”字,为人才引领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决策、协调和督促落实机制。为在新蔡创业的118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就业代理手续,不仅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五金”缴纳方面,享受与在职人员同等待遇,而且被我县事业单位招录后,工龄连续计算、业绩予以认定。至目前,已在县医院办理39人、在宏达建筑公司办理5人、在育才学校办理7人。探索出了留才用才的“路子”。
我们建立了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要素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看德行、突出群众认可,开展了“明德”活动;企业管理人才看纳税、突出市场认可,制定了县域工业20强企业负责人《奖惩规定》;专业技术人才看能力、重在业内认可,完善了职称评定、晋升职务评选办法。同时建立了领导联系专家制度,经常开展走访、座谈活动,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春雨润绿千株柳,东风怒放万树花。务实有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催生了新蔡百业宏开的新局面。我们坚信,在市委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育创业兴县之才,务人才兴企之实,走人才兴农之路。尚德、仁和、勤劳的新蔡人民,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