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遵义飞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04644号-1 营业执照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花岗路园林小区
专题40元/分 专题50元/分 专题60元/分 专题80元/分 专题100元/分 专题120元/分 01号男02号男03号男04号男05号男06号男07号男08号男09号男10号男11号男12号男13号男14号男15号男16号男17号男18号男19号男20号男21号男22号男23号男24号男25号男26号男27号男28号男29号男30号男31号男32号男33号男34号男35号男36号男37号男38号男39号男40号男41号男42号男43号男44号男45号男46号男47号男48号男49号男50号男51号男52号男53号男54号男55号男56号男57号男58号男59号男60号男61号男62号男63号男64号男65号男66号男67号男68号男69号男70号男71号男72号男73号男74号男75号男76号男77号男78号男79号男80号男81号男82号男83号男84号男85号男86号男87号男88号男89号男90号男91号男92号男93号男94号男95号男96号男97号男98号男99号男100号男101号男102号男103号男104号男105号男106号男107号男108号男109号男110号男111号男112号男 113号男 1号女 2号女 3号女 4号女 5号女 6号女 7号女 8号女 9号女 10号女 11号女 12号女 13号女 14号女 15号女 16号女 17号女 18号女 19号女 20号女 21号女 22号女 23号女 24号女 25号女 26号女 27号女 28号女 29号女 30号女 31号女 32号女 33号女 34号女 35号女 36号女 37号女 38号女 39号女 40号女 41号女 42号女 43号女 44号女 45号女 46号女 47号女 48号女 49号女 50号女 51号女 52号女 53号女 54号女 55号女 56号女
在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交通网络提速、长春辽源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辽源旅游业迎来大发展机遇。
要成为长春辽源一小时经济圈的旅游目的地,辽源旅游急需创新发展。如何突出辽源旅游特色和品牌?如何实现旅游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如何推动辽源旅游产业升级?成为辽源旅游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规划是辽源市旅游业发展与项目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明确旅游产业总体定位,优化旅游发展格局,由“观光景点型”向“旅游度假区、产业综合体型”转变,突出旅游特色塑造和龙头项目建设,进而带动整个产业跨越发展。
目标定位篇
一、总体定位
以乡村旅游深度开发为突破口,创新发展新型都市休闲、养生度假、商务会议、文化娱乐产品,通过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旅游大项目、大品牌塑造,增强旅游竞争力,强化城市旅游形象,优化产品特色和品质,积极融入区域旅游路线。
将辽源打造成长春特色后花园,东方鹿城养生度假地,资源转型旅游名城和区域旅游目的地城市。
长春特色后花园:将传统文化、鹿文化、乡村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成为最具特色的休闲后花园。
东方鹿城养生度假地:做大辽源皇家鹿苑文化,发展养生度假产业,加大相关的滑雪、温泉、庄园、养生产品开发力度并提升档次,打造养生度假目的地。
资源转型旅游名城:依托国家矿山公园,发展具有新型旅游产品与项目,完善都市休闲体系,提升城市景观,打造成老工业城市向低碳旅游转型的典范。
区域旅游目的地城市:完善辽源旅游产品和配套体系,强化线路组织、客源输送、宣传营销、产业辐射功能,加强与其他地区合作,成为旅游目的地。
二、形象定位
东方鹿城·休闲辽源
三、发展目标
通过大旅游战略、特色创新战略、龙头打造战略、城市旅游一体化战略。实现:
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到十二五期末,力争使辽源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30亿元,有效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当地社区的经济收益。
到202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60亿元,进一步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实现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的联合增效,将旅游业打造成的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建设成为区域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将辽源打造成全省旅游发展新高地。
空间布局篇
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三板块”的空间格局,以主城区为核心,以特色景区为亮点,以旅游乡镇、重点乡村为支撑,形成“一核带动、两带串联、景城互动、全面发展”的格局。
一核:辽源市区和白泉镇,面向辽白一体化,打造旅游综合体。将城市本身作为旅游吸引物打造,重点完善城市休闲、文化娱乐产品,突出项目各自主题。成为以国乐、娱乐、转型经济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城市。
两带:辽那公路乡村旅游风景带、皇家鹿苑文化旅游风景带。以公路为轴线,进一步整合沿线旅游景点,开发提升旅游景区、文化生态村和创意产业基地、度假山庄等,形成以旅游为特色,产业为支撑的风景带。
三板块:县域发展与旅游相结合,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东方鹿城养生度假、聚龙潭动感时尚游乐、龙头水库田园乡村三大品牌突出、主题集中的旅游板块。
产品开发篇
以城市旅游、山水度假、健康养生、乡村旅游四大产品为重点,勾勒出辽源旅游的全新图景!
城市旅游计划着眼于城区旅游的全面提升。创新辽源矿山博览公园,开发历史文化和工业时代旅游,挖掘提升辽河文化、二人转文化、动漫文化,整合民族民俗,研发大型旅游演艺,建设特色旅游商业街区,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从“景点”到“旅游城市”的转变。
创意山水计划重点是山水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培育聚龙潭、寒葱顶、龙头水库等各具特色的度假旅游品牌,引进领先水平的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一批各具特色的山水景区。
健康养生计划着眼于鹿文化和养生度假品牌的打造,依托南照山、寒葱顶等,开发鹿文化养生产品体系,引入养生养老产业,提升旅游产业效益。
乡村旅游计划重点是提升度假山庄品质,集聚发展培育乡村旅游龙头,开发标准化农家乐、民俗村等项目。
项目规划篇
强化大项目带动,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全力打造五个龙头项目,形成五大龙头品牌。
1、“梦吉林”矿山公园:吉林产业转型旅游品牌
矿山公园通过创新模式,注入产业功能,建设吉林省转型经济博览园、矿山遗址公园、防灾演练基地、文化产业基地、低碳生态乐园、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低碳居住等项目,集中展示吉林和辽源资源转型发展成就、著名企业,举办品牌转型经济节事,打造工业时代休闲街区,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创意产业,积极引进低碳娱乐主题公园,最终建设成为辽源生态经济窗口和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2、南照山鹿文化主题公园:东方鹿城文化品牌
以森林生态绿化、优化为基础,以鹿文化为主题,完善生态观光、休闲、家庭游乐、科普教育、宗教旅游等功能,打造最具特色的鹿文化主题公园、农民画儿童乐园,独具魅力的森林生态公园、休闲乐园和特色产业展园。
3、寒葱顶旅游度假区:皇家鹿苑养生度假品牌
整合寒葱顶森林公园、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养老社区等资源,以鹿文化、皇家围场为根底,提升核心吸引力,通过中华寒葱珍奇园、国际狩猎基地、长春健康乐活城等主题打造,突出健康养生,筹办养生论坛,成为国内首个以皇家鹿苑围场为主题的旅游度假综合体,东北最著名的文化养生基地。
同时依托南照山和东丰其他资源,整体申报建设中国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营销鹿文化国家公园和风景道品牌,成为鹿文化养生度假王牌。
4、龙头水库乡村旅游基地:辽源乡村旅游品牌
整合龙头水库、石河乡及附近村庄,集聚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通过辽源新农村旅游博览园、非物质遗产传承基地、音乐之湖、特色民俗乡村、石河乡风情街等项目,成为辽源乡村旅游集聚区。
5、聚龙潭旅游度假区:长春后花园旅游品牌
将聚龙潭更名为长春湖,以“北纬43度”为特色,将辽源新材料产业、鹿文化和宗教文化、森林冰雪旅游融为一体,创新旅游度假产品,成为长春周边最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区。
此外,推进关东第一街、显顺琵琶学校、福寿天宫、龙泉酒文化主题公园、辽源袜业、东丰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东丰农民画馆、辽源红色旅游、红旗艺校等九个重点项目,形成九大特色文化体验基地。
逐步建设向阳山、乌龙山、江城植物园、太子公园等支撑景区,结合地方优势产业,支持度假山庄升级,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突出辽源的山庄旅游品牌。
产业体系篇
以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城市旅游一体化、目的地系统建设为指引。规划提出旅游管理、交通、综合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逐步形成较完善的旅游目的地服务和自助游体系。
在旅游管理方面,强化旅游发展委员会职能,进行跨部门统筹管理,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在旅游交通方面,逐步推出辽源旅游包车、旅游专线和市内旅游公交等多层次服务,结合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打造旅游客运轨道线路。
在线路上引入“导向”概念,进行主题导向型的旅游线路设计。
在旅游服务方面,出台政策,积极增加旅行社数量,提高旅行社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大力推动经济型、标准化旅游宾馆及特色农家乐建设。举办旅游餐饮大赛,包装一批特色餐饮。
在旅游营销方面,大力拓展市场,以目的地营销为核心,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重点,通过城市旅游一体营销、网络营销、公关营销、联合营销等措施,迅速扩大影响力。
重点推出吉林转型经济论坛和旅游博览会、辽源国际养生论坛和鹿文化节、辽源乡村旅游博览会等旅游节事活动,发展节会经济,营销城市品牌。
此外,规划还对旅游人才、商品购物、娱乐演艺、信息服务和城市标识、旅游安全系统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措施。
开拓创新、继往开来。辽源旅游产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方的关注支持下,朝着旅游为导向的综合产业飞速发展。
辽源,一座传承跨越的转型旅游名城;一座令人向往的东方鹿城;一个丰富多彩的休闲后花园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即将崛起!
想要获得更多的配音文案么?请点击:/dra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