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遵义飞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04644号-1 营业执照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花岗路园林小区
专题40元/分 专题50元/分 专题60元/分 专题80元/分 专题100元/分 专题120元/分 01号男02号男03号男04号男05号男06号男07号男08号男09号男10号男11号男12号男13号男14号男15号男16号男17号男18号男19号男20号男21号男22号男23号男24号男25号男26号男27号男28号男29号男30号男31号男32号男33号男34号男35号男36号男37号男38号男39号男40号男41号男42号男43号男44号男45号男46号男47号男48号男49号男50号男51号男52号男53号男54号男55号男56号男57号男58号男59号男60号男61号男62号男63号男64号男65号男66号男67号男68号男69号男70号男71号男72号男73号男74号男75号男76号男77号男78号男79号男80号男81号男82号男83号男84号男85号男86号男87号男88号男89号男90号男91号男92号男93号男94号男95号男96号男97号男98号男99号男100号男101号男102号男103号男104号男105号男106号男107号男108号男109号男110号男111号男112号男 113号男 1号女 2号女 3号女 4号女 5号女 6号女 7号女 8号女 9号女 10号女 11号女 12号女 13号女 14号女 15号女 16号女 17号女 18号女 19号女 20号女 21号女 22号女 23号女 24号女 25号女 26号女 27号女 28号女 29号女 30号女 31号女 32号女 33号女 34号女 35号女 36号女 37号女 38号女 39号女 40号女 41号女 42号女 43号女 44号女 45号女 46号女 47号女 48号女 49号女 50号女 51号女 52号女 53号女 54号女 55号女 56号女
自2009年以来,石嘴山市地税局从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建立了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在全市地税系统掀起一股“防腐革命”。
针对地税机关在行使税收执法权、队伍管理权以及人财物管理等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石嘴山市地税局通过实施精细管理和有效防范,实现了从刚性惩戒向柔性警诫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了融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点的新机制,为广大党员干部安装上了一套“杀毒软件”,有效杜绝了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风险。
强化领导树认知 查控意识立枝头
为切实加强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市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了自治区地税局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石嘴山市地税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石嘴山市地税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实施范围、组织机构、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市局党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各县(区)地税局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加强对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全市地税协调顺利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认识统一带来了行动的自觉。石嘴山市地税局安排干部职工通过听讲座、外出参观、观看反腐倡廉光盘、进行心理调适、自学以及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有效形式,认真学习自治区地税局有关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和精神,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步骤,深化了全局干部职工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防范人人有责”的廉政风险意识。
防控并举重排查 长效管理牢巩固
“人人查找风险,部门相互督查,岗岗制定措施”是“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工作的一大亮点,各部门各层级领导干部,都认真分析了所在岗位的职责,查找出自己岗位上的廉政风险,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过程监督格局,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采取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方法,经过个人自查、部门评查、交叉互查和评估审查等环节,全市地税系统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42项,126条具体表现形式。并按照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了一级风险62项;二级风险54项;三级风险5项,相应地制定出了113项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并通过网站和办公区域的对外公示栏将各单位(部门)、每位干部的风险防范点对外公示,接受监督。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填报了《石嘴山市地税局机关科室工作流程及廉政风险提示图》和《石嘴山市地税局个人岗位廉政风险识别表》,为每个人制作了廉政风险提示工作牌和廉政风险点屏保,强化了对自身廉政风险点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大家对防范工作的遵从度。
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核心环节还是在控。石嘴山市地税局落实多项控制措施层层推进这项工作。为全局副科以上干部建立廉政档案,一人一档,动态管理,主要包括个人年度述职述廉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上交礼品登记、干部拒收贿、税收工作中的廉政反馈、明查暗访中廉政规定执行、干部违法违纪处理等方面,为局党组考评提拔干部、年终评优、交流换岗提供重要依据。2010年上半年,市局机关6位处级领导干部、16位正科级领导干、各县区地税局和市局稽查局6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在进行了述廉。
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核心。立足重点、难点、焦点,以查找廉政与执法风险为契机,深入分析研究风险变化特点,持续改进风险控制理念、思路、制度、方法,不断梳理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目前已通过各职能科室草拟、修改完善各项制度,由市局党组集中逐项讨论各项制度,再传递至各分局、各科室、稽查局评阅,收集意见,不断完善,形成了《石嘴山市地税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指导手册》、《石嘴山市地税局廉政风险点学习手册》及《石嘴山市地税局机关科(室)各岗位廉政风险提示汇编》,该汇编包括廉政风险防范教育制度、决策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制度和预警与处罚制度暨涉及人事管理制度、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制度、税收执法制度、基层建设制度、廉政建设规定、办公办文规定、后勤管理规定、计财工作管理规定、信息管理规定等内容,使今后的行政管理和税收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石嘴山市地税局把责任机制作为风险防范工作的龙头,层层落实责任———硬化责任目标,2010年,全局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82份、《税务人员廉洁自律承诺书》343份、《家庭保廉公约》268份、《税企廉政公约》300份、《政风行风暨效能建设承诺书》360份,扩大责任范围,有效消除责任空当,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强化责任追究。
从强化执纪问责入手,强化监督。市局成立了由办公室、人教科、纳税服务科、纪检监察、政策法规、督察内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采取设立“廉政风险”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及时收集系统内外干部群众意见等方式,建立全方位监控网络,及时发现风险问题,有效开展风险监控,取得监督实效。同时督察组针对各单位查找出的廉政和执法风险点,采取由纪检组长、监察室人员对各单位集中谈话的形式,对税收工作中易出现的以权谋私、违反政策办税、行政不作为等风险点逐个进行防范分析,通过早打招呼、常扯袖子、勤敲警钟的形式,确保系牢保险带,避免各级部门和人员潜在的廉政风险演化为实际的违法违纪行为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化为腐败行为。同时,在全局试行《石嘴山市地税局党风廉政暨效能建设保证金制度》,及时掌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坚持搞好日常考核和年终检查,促进了风险防范管理的有效落实。
巩固深化助推进 防范管理出实效
虽然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开展时间不长,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基本构筑起了“岗位履职有标准、防控管理有措施、问责追究有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工作的有机融合,且效果逐步显现。
通过强化廉政学习教育,开展廉政文化、述职述廉活动,反复查找廉政风险点等警钟长鸣的举措,在全局逐步营造出思廉反腐的浓厚氛围,促使干部职工不断自我提高、自我提醒、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组织纪律性、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依法行政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制定、修订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全面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语言、工作流程等,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意识基本建立,“人人有准则,事事有遵循,处处有章法”的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有效推进。
通过制定、细化岗位职责,优化岗位目标,控制岗位职权,强化日常督查、考核,加强问责追究等,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得以有效推进,部门形象进一步好转,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2010年1-9月份,全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25.3亿元,比上年增收10.0亿元,同比增长65.8%,再创历史新高。年初,市局喜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五一前夕,又被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在全区地税系统《廉政准则》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团体二等奖”。9月20日,荣获“石嘴山市建市50周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防腐是税务工作中的重旋律篇章,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切实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创先争优和西部大开发大学习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发挥地税职能创先进,服务石嘴山跨越争先锋”的实践主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为我市地税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